“携手推进现代化,共建命运共同体——中塞发展合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7月23日,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在京举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建命运共同体——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看中塞发展合作”主题座谈会。
多位专家学者与在华研修的塞内加尔新闻官员与记者研修班的20位学员,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著作的核心观点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验等主题开展座谈交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交流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与经验。例如,坚定“四个自信”,政治上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经济上从“速度至上”到“高质量发展”,致力于脱贫攻坚和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繁荣美丽中国。中国经历了诸多考验,在中国领导人的带领下选择了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迅速发展。不同的文明之间需要相互学习,中方目前正致力于为中非治国理政经验分享搭建平台。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孙养俊强调,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愈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他结合多年在海外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经历,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分享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理念和实践成果,表明发展是治国理政永恒的主题,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著作的丰富内涵。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风雨同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发展门户网副主任焦梦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阅读体会,阐述了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见解,分享了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媒体观察成果。她介绍了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等中国媒体的实践活动,建言中塞媒体发挥媒体专业作用,密切交流合作,促进信息传播和治国理政经验分享,推动中塞发展合作。
参加座谈的塞内加尔新闻官员和记者结合在华研修体会,与中方专家互动交流,积极表达观点。
塞内加尔新闻官员和记者分享观点
塞内加尔新闻、电信和数字部新闻司司长助理马马杜·穆斯塔法·迪乌夫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的发展令他惊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书中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如此迅速”,中国经验可以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他希望能把这样的经验带回本国,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适配本国的发展路径。
塞内加尔总统府媒体特别顾问杰纳巴·翁内认为,环境治理、减贫脱贫、乡村振兴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治理成效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为其他国家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启发借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企业在海外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共享发展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实际的帮助,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塞内加尔总理府信息和新闻办公室司长玛姆·戈尔·恩戈姆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著作体现的治国理政理念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带领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统筹汇聚国家的资源并加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造福于社会发展,这是非洲国家无法复制的模式。每个国家国情不同,适合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就是好的制度,中国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值得尊敬。
塞内加尔新闻、电信和数字部新闻司司长阿比布·迪亚提到,他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就开始阅读,这本书一直放在他办公室的书柜中。中国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智慧对于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很有意义。
塞内加尔信息和新闻办公室媒体主任艾萨塔·恩贾提交流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选题重点、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等话题,认为数字化的发展正在重塑媒体行业形态,如今的媒体环境充满了挑战,比如虚假信息、数字化转型的压力以及受众需求的不断改变等,媒体的责任应该聚焦解决问题,应该具有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公正的新闻监管机制、面向未来的数据布局能力,帮助国家构建自主叙事权和话语权。
塞内加尔记者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方专家对外宾表达的观点给予了积极回应,现场互动气氛热烈,为进一步增进塞内加尔媒体人士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内容精髓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的理解,凝聚了共识,促进了交流。
座谈会前,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向与会外宾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法文版,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他们系统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
据了解,研修班还将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参访调研,实地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合影